-
江西修水:创新引领蚕农增收致富 机械化、数字化让养蚕变得简单
今年以来,修水县蚕桑产业服务中心以“三联三共”为抓手,组织蚕桑技术队伍,强化蚕桑技术生产服务,积极推进科技下乡活动,大力推行方格蔟营茧、快速摘茧机取茧和新品种推广、桑叶机械化收割等,促进产业效益提升。为达到高产优质丰收的目的,县蚕桑技术员采取分乡镇、分片区和集中普及的方式给蚕农普及科学养蚕技术,加强对全县养蚕工厂及蚕桑基地的驻点技术指导和管护现场指导。
近年来,修水县紧扣农业产业基础与蚕桑产业发展特点,敢于创新,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和理念,以提升科技水平,推广新型种桑养蚕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化车间、智慧型工厂,开展省力化、机械化、工厂化经营模式,推动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达到经营有主体、发展有规模、市场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模式。 -
广西宜州 | 走进丰收节央视直播回放:蚕桑养殖黄金期,智能养蚕机器显身手,万亩桑园富乡民
近年来,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化养蚕设备研发生产,如智能化小蚕共育、大蚕自动化省力化养蚕、立体智能化养蚕,其中,智能化小蚕共育方案深受欢迎,大大提高了养蚕地区的养蚕效率,缩短了养蚕户们的养蚕周期,节省了蚕虫三龄前人力、财力的相关投入,小蚕共育的推广,实现了大小蚕分批套养,资金周转快,提高了蚕茧产量质量,种桑养蚕增效明显,达到了养蚕户和共育室共同获利增收的目的。
-
广西桂林恭城观音乡:种桑养蚕 编织致富“新丝路”
观音乡将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桑蚕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帮扶力度,培育养殖大户、打造种植大村,将桑蚕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为更多村民编织出致富“新丝路”。近年来,狮塘村立足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温和的气候,发展种桑养蚕的生态产业发展路线,2018年冯维礼办起了桑蚕专业养殖合作社,通过应用规模化、省力化养蚕技术,5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已发展成100多亩的桑田,约36万只蚕虫,年产值达到了30多万元,切实在养蚕产业上尝到了甜头。
-
江苏吴江平望镇:科技赋能、全链共生,这个蚕桑基地有“颜”有“料”
位于平望镇庙头村的华佳桑罗·平望现代蚕桑综合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蚕房内,木质方格蔟、轨道喂蚕车、自动上簇升降设施……区别于传统人工养蚕、喂桑,记者看到了最新的智能化、自动化养蚕设施:基地蚕房已全部采用了轨道化给桑、自动上蔟升降设施,实现了滚动多批次养蚕的工厂化养蚕模式。此外,基地还开发了低龄蚕养殖过程中自动给桑、撒粉和环境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集成养殖系统,实现了传统蚕桑养殖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养蚕效率和蚕茧质量。有了升降式活动蚕台,不仅能在有限的蚕房内尽可能多地增加蚕盘,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通过优质方形结茧和标准化育种模式,蚕茧质量从4A提高到5A-6A,为蚕业的质量提升、效益提升、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