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做好当前桑树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我区去冬今春气温偏低,不利桑树的生长,桑树发芽推迟,生长慢,长势弱,抗逆性差,有利桑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请各乡镇农技部门注意检查,及时指导群众做好当前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桑蚕生产安全。桑树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如下:
一、虫害发生情况
(一)桑螟:桑园已开始发生,4月18日在洛西镇和平村调查,被害株率最高11%,低1%,一般2~6%。幼虫虫口密度最高16头/百枝,低0,一般1~3头/百枝,虫龄2~3龄。
(二)桑蓟马:是我区普遍发生的桑树害虫,目前也已发生,洛西镇和平村虫口密度最高3300头/百叶,低260头/百叶,一般300~800头/百叶。
(三)桑芽瘿蚊:已开始发生,以山边桑园被害为重。该虫以幼虫吸食嫩芽汁液,使桑芽扭曲变形,甚至凋萎,枝条封顶,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喷药防治时,尽量针对桑树顶芽均匀喷雾,增加防治较果。
(四)其他害虫:桑粉虱、斜纹夜蛾、桑毛虫、桑尺蠖等害虫零星发生,桑红蜘蛛尚未见发生。
二、病害发生情况
(一)桑枝枯菌核病:近年该病发生重,桑园田间积累菌源量大,近日在刘三姐镇的天桥村,洛西的祥北、和平村等地调查,该病已零星发生。天桥村病株率最高4%,低0,一般0.25~1%。
桑枝枯菌核病的识别及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桑树幼嫩枝条,病斑浅褐色,当病斑逐渐扩大围住枝条时因阻止了树液的流动而使病斑部以上的芽、叶突然凋萎,并逐渐干枯变黑褐色,天气潮湿时,产生白色菌丝,病斑部的皮层组织严重腐烂,容易剥离,在病部枝条表面及木质部间产生黑色菌核,发生严重的桑园,会导致田间桑枝大量倒伏,严重影响桑叶产量。
(二)桑细菌性疫病:该病是我区近年桑园春季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桑树新梢和嫩叶,使叶片出现褐斑或腐烂、卷缩,顶芽枯萎或新梢变黑,影响桑树正常生长,近期调查,洛西、刘三姐、庆远等乡镇目前已零星发生,应做好防治工作。
(三)桑病毒病(桑花叶病毒病):各乡镇均已有发生。该病有高温隐症现象,一般在春季症状表现明显,温度提升后(5月份以后)症状不明显,第二年春季又继续表现症状。
(四)其它病害:桑褐斑病、桑灰霉病零星发生。
三、防治意见:当前我区已开始摘叶喂养第一批蚕,因此喷药防治病虫时应分片进行,确保有足够桑叶喂蚕。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可选下列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喷施叶面肥,提高桑树的抗逆性,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可以混合使用,随配随用,选择晴天喷雾。
四、注意事项
(一)达到安全间隔期后,喂蚕前应随机摘少量桑叶试喂少量蚕,确保安全后方可大量摘叶喂蚕,避免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
(二)建议用登记在桑树上使用的桑树专用农药防治桑树病虫。
(三)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妥善收集处理,不得乱丢乱放,美丽乡村,清洁田园。
(内容转载自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